行业报告|中国功能饮料行业研究报告——线下即时性场景构建消费护城河,华彬“战马”抵御“红牛商标”之争

由:admin 发布于:2025-09-06 分类:热门直播 阅读:4 评论:0

行业报告|中国功能饮料行业研究报告——线下即时性场景构建消费护城河,华彬“战马”抵御“红牛商标”之争

01

核心观点

1、严重的市场分化导致饮料类-8.5的大幅下滑。无糖茶饮、功能饮料等健康化品类(如东方树叶、东鹏特饮)贡献主要增量,而碳酸饮料、含糖果汁等传统品类销量下滑

2、随着经济的发展,市场稳定增长。其中,功能饮料是中国软饮行业中增长最快的细分品类。2019年功能饮料按销售额计市场规模为1,119亿元,截至2024年,已增长至1,665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达8.3%

3、2024年中国功能饮料市场呈现线下渠道为核心销售场景的特点,功能饮料因其具有能够迅速补给能量、水分、电解质、矿物质及其他营养元素等功能而具有较强的即时性消费特点

4、东鹏饮料2021-2024年业绩持续爆发式增长,凭借“东鹏特饮”大单品战略和“东鹏补水啦”等新品创新,叠加全国化渠道布局及营销高投入,营收从69.78亿元跃升至158.39亿元、净利润从11.93亿元飙至33.27亿元

5、2023年华彬集团在深圳法院败诉后,市场份额进一步下跌,首次被东鹏特饮反超;2024年通过渠道补贴(单店陈列费提升25%)和自建便利店网络(战马佳能量便利店)实现销售额210.9亿元,同比微增1.3%

02

报告节选

一、中国功能饮料行业现状:软饮市场结构性增长,功能饮料增速领跑

1、 万亿规模下的扩容与结构性变革

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的软饮市场,按零售额计,2024年中国软饮行业市场规模为人民币12,502亿元,占全球软饮市场约 12.7%。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、品类延展、销售渠道细化、消费者健康意识增强等因素驱动,中国软饮市场持续保持增长,按零售额计,2019年至2024年复合增长率为 4.7%。

数据来源:灼识咨询,勤策消费研究

2、功能饮料领跑中国软饮市场结构性增长

软饮的核心品类包括功能饮料、茶饮料、果汁类饮料、包装饮用水、咖啡饮料、碳酸饮料、蛋白饮料及其他。软饮已逐渐成为日常消费产品之一。

随着经济的发展,市场稳定增长。其中,功能饮料是中国软饮行业中增长最快的细分品类。2019年功能饮料按销售额计市场规模为1,119亿元,截至2024年,已增长至1,665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达8.3%。

数据来源:弗若斯特沙利文,勤策消费研究

随着生活节奏加快,消费者健康意识增强,人们对具有能量补给、营养元素补充等特定功能的饮料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。此外,消费场景的多元化进一步拓宽了消费人群,带动了功能饮料的销售增长。按零售额计,中国功能饮料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人民币1,11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人民币1,665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约为8.3%。

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,能量饮料是中国功能饮料行业中规模最大的细分品类,2024年以1,114亿元的零售额占整体功能饮料销售市场零售额的66.9%;运动饮料是中国功能饮料行业中增长最快的细分品类,2024年运动饮料市场以人民币547亿元零售额占整体功能饮料市场零售额的32.8%。

数据来源:弗若斯特沙利文,勤策消费研究

3、能量饮料场景革命与增速跃升双轮驱动

伴随着生活节奏加快、运动健身普及等趋势,更多消费者选择能量饮料来即时补充能量和提高专注力。同时,年轻消费者对能量饮料的需求与日俱增,助力能量饮料成为日常消费产品、推动消费场景多样化,覆盖学习办公、休闲娱乐和户外活动等场景。

多元化的消费场景刺激了消费频率的增加,从而推动了能量饮料行业的快速发展。按零售额计,中国能量饮料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人民币77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人民币1,114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约为7.7%,并预计以10.2%的年复合增长率,于2029年增长至人民币1,807亿元。按销量计,中国能量饮料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51亿升增长至2024年的75亿升,年复合增长率约为8.1%,并预计以9.5%的年复合增长率,于2029年增长至117亿升。

数据来源:弗若斯特沙利文,勤策消费研究

二、功能饮料行业发展趋势:线下即时性场景构建消费护城河

2024年中国功能饮料市场呈现线下渠道为核心销售场景的特点,功能饮料因其具有能够迅速补给能量、水分、电解质、矿物质及其他营养元素等功能而具有较强的即时性消费特点。因此功能饮料销售以线下渠道为主,其中传统渠道、现代渠道及加油站商店是线下渠道的主要板块,其零售额在中国功能饮料行业的市场份额分别为43.1%,25.1%和15.2%;且头部企业通过密集的终端网络构建竞争壁垒。具体表现为:

1. 传统零售渠道主导

超市、便利店等传统线下渠道仍是主要销售场景,2023年线下渠道占比达65%,其中东鹏特饮覆盖超360万终端网点,红牛在加油站渠道渗透率达70%,精准触达长途驾驶、体力劳动等即时消费需求;

2. 渠道效率决定市场集中度

头部企业通过“冰柜占领计划”等策略强化终端陈列,华彬红牛依托高端商超渠道维持品牌溢价,而中小品牌因难以突破渠道壁垒(CR5达61.6%)面临整合压力;

3. 场景化消费驱动线下增长

功能饮料62%的销量来自运动健身、熬夜提神、长途驾驶等线下高频场景,便利店因便捷性成为日常消费首选,而药店渠道则推动保健类功能饮品的区域渗透;

未来,线下渠道仍将主导市场,但需与数字化工具结合(如智能冰柜动态补货)提升效率,而健康化产品(如电解质水、0糖系列)将进一步巩固线下场景黏性。

数据来源:弗若斯特沙利文,勤策消费研究

三、行业竞争格局:功能饮料市场CR5集中度偏低,长尾市场空间广阔

数据来源:公司官网,弗若斯特沙利文,勤策消费研究

1. 东鹏饮料成唯一头部

东鹏饮料以26.3%的销量份额位居第一,其核心优势在于下沉市场渗透(三线及以下城市终端网点超360万家)与大包装策略(1L装产品占比超40%),精准覆盖长途驾驶、工地劳动等即时消费场景。对比华彬集团(红牛品牌运营商,份额11.8%),东鹏凭借“年轻化+高质价比”定位(如500ml定价5元)抢占大众市场,而红牛则因高端定位(250ml金罐占比60%)在商务场景维持溢价能力。

2. CR5集中度仅61.6%,中小品牌仍具突围机会前五企业(东鹏26.3%+华彬11.8%+农夫山泉8.8%+达能8.6%+达利6.1%)合计份额61.6%,而“其他”品牌占比高达38.4%,反映市场仍处于分散竞争阶段。头部企业虽占据规模优势,但中小品牌可通过功能细分(如女性美容饮料、护眼功能饮)与区域深耕(如华南市场电解质水品牌“宝矿力”)实现差异化竞争。

3. 竞争焦点:健康化升级与渠道效率健康化驱动品类迭代东鹏“补水啦”电解质水(2024年销量增长292%)、农夫山泉尖叫(添加BCAA成分)等产品加速替代传统高糖功能饮料;全渠道整合能力东鹏通过智能冰柜(加油站覆盖率70%)、直播电商(抖音销售额年增130%)实现全域触达,而中小品牌可借力即时零售(美团闪电仓渗透率年增40%)降低渠道门槛;价格带分化6-8元中端市场(东鹏大瓶装)与10元以上高端市场(红牛金罐)形成错位竞争,但3-5元低价带(达利乐虎)增长乏力,反映消费者对“质价比”的理性追求。

数据来源:公司官网,弗若斯特沙利文,勤策消费研究

2. 企业案例分析:东鹏饮料

东鹏饮料2021-2024年业绩持续爆发式增长,凭借“东鹏特饮”大单品战略(营收占比从94.47%降至83.99%)和“东鹏补水啦”等新品创新(2024年销售额激增280%至14.95亿元),叠加全国化渠道布局及营销高投入(销售费用从13.68亿增至26.81亿),推动营收从69.78亿元跃升至158.39亿元、净利润从11.93亿元飙至33.27亿元。尽管面临股东减持套现(君正投资累计套现42亿元)和产品依赖风险(东鹏特饮贡献超84%营收),但仍实现市场份额从15%跃升至26.3%,未来需突破电解质饮料毛利率偏低(29.72%)及红牛、元气森林等竞品挤压的挑战以维持增长动能。

数据来源:公司官网、勤策消费研究

作为第二曲线的核心支柱,“补水啦”电解质水2024年14.95亿元,同比激增280%,市场份额从2024年1月的5.30%快速攀升至9.40%,超越宝矿力水特跻身行业第二。其成功源于大众化定价策略(555ml/4元)与场景深耕:通过绑定体育赛事(如耐高联赛)、校园军训、户外活动等高频“汗点场景”,精准触达运动人群;同时推出380ml小规格产品覆盖通勤、办公场景,形成全场景覆盖矩阵。

数据来源:公司官网、勤策消费研究

3. 企业案例分析:华彬集团

华彬集团2020年以228.15亿元销售额逆势增长,但随后因与泰国天丝的商标纠纷陷入长期拉锯战,导致市场份额从巅峰期超50%骤降,2023年深圳法院败诉后进一步下跌,首次被东鹏特饮反超;2024年通过渠道补贴(单店陈列费提升25%)和自建便利店网络(战马佳能量便利店)实现销售额210.9亿元,同比微增1.3%,但利润依赖单一产品(红牛贡献超95%)、新品战马及VOSS水增长乏力,叠加东鹏特饮(年销157亿元)等本土品牌持续挤压。

数据来源:公司官网、勤策消费研究

为对冲商标之争带来的企业损失,华彬集团于2017年推出首款自主研发能量饮料——“战马”。自2017年战马上市至今,以电竞为锚点,通过持续赞助LPL、PEL等顶级赛事,构建了“电竞+潮流运动”的立体化生态。其时间线体现了从产品创新(配方迭代、包装升级)到文化渗透(国潮联名、亚文化圈层),再到全球化野心的战略路径,成为华彬集团抵御红牛纠纷风险、抢占年轻市场的关键布局。

报告目录:

可滑动查看

一、功能饮料行业现状:软饮市场结构性增长,功能饮料增速领跑

1. 健康升级挤压传统饮料品类,结构性矛盾凸显

2. 万亿规模下的扩容与结构性变革

3. 功能饮料领跑中国软饮市场结构性增长

4. 功能饮料五年扩容近50%,能量饮料千亿规模增长

5. 能量饮料场景革命与增速跃升双轮驱动

二、功能饮料行业趋势:线下即时性场景构建消费护城河

1. 线下渠道主导与线上高速增长双轨并行

2. 线下即时性场景构建消费护城河

3. 中国功能饮料行业驱动因素

4. 中国功能饮料行业进入壁垒

5. 量贩渠道由内耗式竞争转向兼并阶段

6. 三驱联动重构零食零售生态:全渠道融合×量贩爆发×下沉掘金

三、功能饮料行业竞争格局:CR5集中度较低,长尾市场空间广阔

1. 功能饮料市场长尾市场空间广阔

2. 能量饮料市场双寡头格局显著

3. 企业案例:东鹏饮料

4. 企业案例:华彬集团

此报告由“勤策消费研究”出品。下载完整版《2025年中国功能饮料行业研究报告——场景化消费驱动线下增长》请至勤策消费研究微信公众号回复“2025功能饮料”获取。

相关阅读

评论

精彩评论